洪涛: 应重视促进乡村消费增速

  • 2025-07-29 10:10:35
  • 183

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着“美国对等关税、俄乌冲突、全球经济”三个不确定因素,以“四个稳定”(“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对“三个不确定性”,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达到5.3%,其中第一季度GDP增长达到5.4%,第二季度获得5.3%的成绩,消费对经济贡献率达到52%。

1、28个月来有15个月消费超过4万亿元

上半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同比增长5%,5月份、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41326亿元、42287亿元,分别增长6.4%(2024年以来新高)和4.8%,2023年3月份至2025年6月,有1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万亿元。

上半年来,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17978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27480亿元,增长4.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2、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超过乡村

上半年来,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3050亿元,同比增长5.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增长4.9%。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乡村0.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因素,城市零售业态线上线下日趋活跃。但此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3、服务零售市场同比增长超过5%

上半年来,服务消费促进政策持续完善优化,消费场景创新拓展,服务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服务零售市场加快增长。1-6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增速比1-4月加快个0.2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增速加快,且持续快于同期商品零售增速,呈现较好的增长势头。

各地推动“数农工商金文旅体健养”融合发展,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出行类消费增势良好。上半年,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增势较好据文化和旅游部测算,五一假期,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4、“换新消费”“加力扩围”“发展享受型消费”升级

(1)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

一是首次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

二是将汽车报废更新旧车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以及2018年底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车补贴提至2万元;

三是将8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扩围至12大类,增加了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和微波炉;

四是在对家装厨卫“焕新”所用物品和材料给予补贴的同时,鼓励地方探索以装修合同为依据开展补贴。

五是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从2024年的1500亿元增加到3000亿元,现已先后两次拨付资金1620亿元,7月拨付剩余1380亿元财政资金。

上半年,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政策惠及人群规模庞大,覆盖汽车、家电、数码、家装等多领域消费者;以旧换新政策直接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显著激活消费市场,换出了更加智能化、绿色化的品质生活。其中:截止5月31日是,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家电4986.3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7761.8万台;手机5352.9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662.9万件;电动自行车650万辆;家装厨卫“焕新”5762.6万单。

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2025年消费持续修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其中,以旧换新政策相关消费品零售额改善明显。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高达30.7%、25.4%、24.1%、22.9%。上半年苏宁易购渠道家电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81%。

(2)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22.2%、11.3%。

5、线上消费仍然十分活跃,实体店铺零售平稳增长

截止2025年6月底,我国网民达到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其中农村网民达到3.2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9.2%,十年间推动实现了“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90%;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60岁以上网民达到1.6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2.0%,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在此背景下,网络消费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191亿元,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

在节庆活动的促进下,智慧商圈、特色街区等消费新场景不断发展,实体店铺客流量稳定上升,商品零售平稳增长。

6、内外贸一体化加速推进“联动发展”

一是进出口贸易保持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217876亿元,同比增长2.9%,外贸规模连续七个季度增长。其中,出口130000亿元,增长7.2%;进口87875亿元,下降2.7%。

二是‌开拓新兴市场‌。企业积极拓展东南亚、欧盟、俄罗斯、非洲等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

三是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步伐,如电商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实体企业的一体,探索“链式发展”抗风险模式。

7、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上升15.8%。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的71.2%,同比上升53.9%。同时我国推出多项免签政策,促进了从“中国游”到“中国购”的火热。

2024年12月,我国推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至今入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2025-6-12),出境口岸增至60个;截至2025年1月,中国已同26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对47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2025-6-9);2025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即买即退”政策,促进了我国国内购物消费活跃,预计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

8、“人工智能+消费”迅速发展

据网信办消息,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有439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其最具有影响的有Deep Seek、Kimi、秘塔、豆沙、通义、即梦、可灵、讯飞星火、智谱清言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探索“人工智能+消费”的多种模式,如:“AI游贵州”大模型、“入浙游”大模型、利川文旅大模型,旅游驱动正在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型。

AI赋能构建新场景、打造新产品、升级新体验。

9、电影消费仍然十分火热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为292.31亿元,观影人次为6.41亿,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16.89%,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1.2%,国内票房前5名影片分别为《哪吒之魔童闹海》154.46亿元、《唐探1900》36.12亿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12.39亿元、《熊出没·重启未来》8.22亿元、《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6.9亿元。据网络平台数据,截止7月12日13时51分,2025年暑期档(6月至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30亿。

二、下半年应重视促进乡村消费增速

一是重视乡村消费增速减缓问题,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规模差距较大,而2012-2019年乡村的增幅高于城镇,三年疫情后,2023年、2024年乡村的增幅高于城镇,今年上半年,乡村增幅低于城镇0.1个百分点,虽然只有0.1个百分点,但给予我们“应重视促进乡村消费增速”警示!推进农商互联的五联(联产品、设施、标准、数字、市场)、乡村振兴的五通(通乡村振兴、内外市场、品牌质量、源头可追溯、模式创新),推进“电商+产业带”,打通了生产端与消费端的直接联接,提高农民收入。

二是坚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如大力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从而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三是坚持进出口贸易多元化发展战略,联合欧盟、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抵制保护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体系,从而适应不同市场,以实现风险对冲与全球布局优化;

四是坚持用“四稳”破“三不确定”,通过多维度政策组合和“多维工具箱”,以形成政策合力。从而最终实现“就业稳—收入增—消费旺—经济活”的良性循环;

五是推动各地“数农工商金文旅体健养”融合发展,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推动出行类消费增势良好,推动“银发经济消费”“低空经济消费”“AI经济消费”“票根经济消费”等联动发展,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5年全年消费预计有7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50万亿元;

二是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连续第三年超过6万亿元;

三是餐饮营业收入将超过5.4万亿元,连续三年超过5万亿元;

四是网络零售额将超过15万亿元,13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

五是快递业将超过1900亿件,12年保持全球第一地位;

六是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预计12.5%,再创新低。

七是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将超过2024年的规模,再创新高。

(洪涛: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