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十年, 水平还停留在第三年? 这3个毛病不改永远成不了老司机

  • 2025-07-05 00:41:54
  • 881

我在车友群里经常看到有人凡尔赛:都开了十年车了,还是菜得抠脚。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嘲,后来发现真有不少人,开了十几年车,方向盘都摸出包浆了,驾驶技术却原地踏步。基本上前两三年,车子两三万公里的时候,是驾驶技术进步最快的时候。至此以后,技术基本上就冻住了,不怎么长进了。开了十年车,第十年和第三年的水平差不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为啥有些人开了十几年车,还是不像个老司机,驾驶水平还是一般般。

1.开车不动脑,不反思

开车需要不断反思和学习才能进步,除了自己能想到的好方法以外,还要向优秀的人学习。比如你坐别人车的时候,不要坐上去刷手机或者就呼呼睡大觉。看别人是怎么开车的,发现他的不足之处,看自己有没有犯。有时就是这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自己的错误自己不知道,看别人开车才能发现,延伸到自己身上,加以改正。学习对方的优点,看自己能不能做到,不能的话下次重点练习,慢慢就进步了。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前方是红灯,老司机都是距离100米就松开油门滑行了,充分利用车辆的惯性行驶。这样能最大程度的节省燃油,并且在车辆的控制方面能更稳、更舒适。而有的人就不同,一直踩着油门往前冲,直到近前才猛刹车减速,车辆一点也不平稳,坐他车的人能晕到吐。还有那些变道不打灯、转弯不减速的,纯属“自动驾驶模式”,根本不过脑子。

老司机的核心技能是预判,看前车的刹车灯亮不亮,就知道要不要提前收油;瞟一眼后视镜,就能判断隔壁车道的车会不会突然插队;雨天过弯?早就提前降速,根本不用等轮胎打滑才慌。

2.开了十年车,但只开过一条路,全凭肌肉记忆

我认识一个大哥,驾龄差不多有10年了,每天开车上下班代步,线路很固定,从家到公司10公里,红绿灯位置,绿灯时长,在哪里必定要等红灯,哪里加加速可以不等,以及各个路口转弯角度等等早就刻进DNA了,闭着眼都能开。结果有次让他跑高速去邻市,全程慌得手心冒汗,也不敢变道不敢超车,进服务区差点撞护栏。 这就相当于人处在舒适区一样,天天在舒适区开车,天天重复同样的路, 对车距、车速的判断完全僵化。当到了陌生环境,或者遇到点有驾驶难度的路况时,自己就应付不过来。

简单来说,这种情况还是算没有得到足够的练习,驾驶技术要好,除了动脑思考外,练习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当然是什么路况都要练,什么场景都要经历,练的多经历就多,技术自然就会长进,遇到突发情况才能正确应对。

3.心态不对

还有些司机,把佛系当成了驾驶哲学。路上被加塞不吱声,后车狂按喇叭也不生气,表面上看心态真好,实际上是不敢吱声,是驾驶能力不足的表现。开车时太过于谨慎,变道迟迟不敢变,总是低速行驶,有时会适得其反,反而更危险。还有一种人与这个相反,他们开车像打仗,一路横冲直撞,变道不打灯,还经常加塞,什么危险驾驶行为都做得出来,认为自己技术好不会出事,这也是不正确的心态。正真的技术好的人,该快的时候知道快,该慢时知道慢,既能抢道又懂得谦让,能发现危险,从来不会让自己处在危险的境地。还会根据路况、天气、车辆状态调整驾驶方式。下雨天减速慢行,夜晚会车切换近光灯,这些细节才是老司机的表现。

最后我想说,时间和公里数不是衡量开车技术好坏的唯一标准。开了十几年车还在原地踏步,最主要的就是缺乏主动学习和总结的意识。想成为真正的老司机,得把每次上路都当成提升的机会,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只有这样,技术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