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的背水一战: 蔚来千亿亏损下的生死时速

  • 2025-07-18 19:44:08
  • 344

“钱都亏在明处,财报非常干净!” 李斌的回应冲上热搜,背后是蔚来十年600亿研发投入的豪赌与孤勇。

一、股价暴涨11%:乐道L90点燃市场信心

7月14日,蔚来港股单日涨幅超11%,创下一个月新高,总市值突破723亿港元。资本市场的异动,源于一款定价“低到离谱”的车型——乐道L90。

定价颠覆行业预期:整车购买价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方案仅19.39万元起,比同级竞品问界M9纯电版低近10万元,空间利用率却高达81.5%(纵向)和85.9%(垂向),重新定义大三排纯电SUV标准。

中金火速唱多: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41港元(潜在40%涨幅),核心逻辑是“四季度盈利确定性增强”。

李斌在发布会上直言:“定价逻辑是‘目前不赚钱、最低能压到多少’。”但这份魄力背后,是蔚来四季度必须盈利的生死线。

二、千亿亏损下的“明账”:技术投入换生死时速

蔚来一季度财报刺痛市场:净亏损67.5亿元,同比扩大30.2%;现金储备仅剩260亿元,股东权益首次转负。而李斌的回应堪称悲壮:

“钱亏在明处”:十年累计研发投入600亿,换电网络覆盖3400+座电站、4600+座充电站,基建规模冠绝行业。

四季度盈利“军令状”:乐道三款车型(L60/L90/L80)需达成月销2.5万辆,占集团总销量50%。若失败,“蔚来的商业模式将面临巨大考验”。

乐道L90因此被赋予“救世主”使命——8月1日交付启动,产能与换电资源已全力倾斜。

三、3小时300个“大”字的发布会:李斌的最后一搏

7月10日的乐道L90技术发布会,李斌超时宣讲近3小时,用300多次“大”字强调产品力:

“大空间”革命:全球首款实现“6人+10箱行李+前后行李舱”全满足的SUV,靠的是底盘深度集成技术;

“轻量化”降本玄机:车身减重10%,材料成本下降但安全性反升,直击“越重越安全”的认知误区;

换电网络加持:全国第1000座高速换电站落地,宣告“加电比加油更方便”。

交银国际评价:“性能、配置、价格三维碾压竞品” 。但现实更残酷——若L90未成爆款,蔚来现金流或于2026年枯竭。

四、多品牌协同:三箭齐发的绝地反击

蔚来正以三大品牌矩阵撕开市场缺口:

蔚来品牌:坚守高端(均价30万+),市占率超40%,ET9搭载自研5nm神玑芯片(单颗算力抵4颗Orin);

乐道品牌:家庭市场走量利器,L60上市3个月即月销破万,L90剑指“家庭出行终极解决方案”;

萤火虫(Firefly):全球战略小车,4月上市首月交付3932台,主攻欧洲及东南亚。

2025年三大品牌9款新车齐发,德意志银行预测:全年销量将翻倍至45万辆,规模效应下毛利率有望冲至18%。

五、生死时速:四季度见真章

蔚来的命运取决于三重博弈:

产能与供应链:L90电池供应需平衡“交付速度”与“换电站库存”,初期体验或受影响;

成本控制:自研芯片(单车降本1万元)、跨品牌零件共享、CBU经营机制(12个业务单元独立核算),力保毛利转正;

反内卷突围:《人民日报》发声批判“价格战无赢家”,蔚来以技术差异化破局。

李斌与吴晓波的对话道出核心矛盾:“长期主义不是不做短期执行的借口。 ”十年研发积累能否在五个月内兑现为盈利,将是中国新势力史上最惊心动魄的转折点。

“在今天的中国,敢亏1000亿造车的人只剩李斌。” 一位投资人如是说。

当乐道L90驶下合肥工厂生产线,它承载的不仅是6口之家的出行梦想,更是一家车企穿越生死线的最后筹码。蔚来的故事,已从技术豪赌进阶至生存哲学——没有退路的战斗,往往诞生最锋利的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