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的爱车BBA, 三四线城市也卖不动了

  • 2025-07-24 16:54:04
  • 914

过去,在一二线城市努力工作赚钱,过年过节的时候,能开着“BBA”系列的豪车回到县城和农村老家。

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是中年男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但近五年来,曾统治中国一二线豪车市场的欧洲德系车,油车销量不断下滑,如今在三四线城市也卖不动了。

根据今年全球车企发布的半年报,宝马汽车在亚洲市场的销量下滑了11%。

其中中国市场下滑更为严重,二季度销量下滑超13%,上半年销量下滑超15%。

奥迪和奔驰的半年报业绩也不容乐观,陷入电气化转型阵痛,中国市场的油车销量下滑,电动车型销量也不达预期。

新能源豪车正在替代“BBA”

今年过年回县城老家,发现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了,就连农村地区两旁的道路上都停了不少的新能源汽车。

本以为离开了城市,不用担心拥堵问题了没想到县城和农村也开始堵起来了。

在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涌入县城和农村。

相反的一面是BBA在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全面失守。

在一二线城市,宝马、奔驰和奥迪先是卷入特斯拉发起的价格战。

德系三强选择降价,来掰回被新能源汽车品牌抢走的市场份额。

但依然阻止不了自身销量的集体下滑,甚至还让原来的油车品牌价值滑落。

特斯拉转入大众乘用车市场之前,“BBA”还没有感到危机。

中国互联网造车三巨头“蔚小理”跨界造车的时候,BBA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直到特斯拉从轻奢高端路线,转向大众乘用车市场。

直到华为加持的赛力斯凭借问界M7强势崛起。

BBA才意识到自己统治的30万到50万的高端车型市场,正在被新能源汽车替代。

余承东用华为的车BU平台打造的鸿蒙汽车生态。

正在改变国产车质量差和品牌价值不足的固有形象,让中系豪车品牌崛起,一步步侵蚀欧洲豪车品牌的市场地位。

举个例子,华为五界不仅覆盖了主流乘用车市场,还在百万豪车市场发力,问界M9和尊界系列打破了欧洲汽车品牌在顶奢豪车这一小众市场的垄断地位。

豪车体验有两个层次,一二线豪车要的是体面感。

三四线豪车除了面子工程,还要考虑实用性。

当一二线城市的这种“体面”需求,有了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替代选择,BBA就失去了优势。

至于县城和农村,豪车开回去第一天,亲戚朋友看的是车的表面豪华,几天之后看的就是实用性了

比如这车能装多少家乡特产,能载多少人,有没有多样化的功能配置。

中国新能源豪车满足了国人的实用性需求。

同样的豪车价格,中式新能源豪车不仅宽敞,还有超越同级车型的配置。

而欧美日韩为了在垄断的高价车市场多赚钱,打造高利润车型,走的都是加价不加量的模式。

比如同一车型不更新换代,直接加一个功能配置,价格就可大幅提升,既节约车型成本又提升利润。

只是现在中国市场用户,已经不买账了,不想再当“冤大头”。

BBA的基本盘没守住

奥迪、奔驰和宝马不仅没有守住中年男人的基本盘,连年轻人市场也没有守住。

在中国豪车市场,BBA就是中年男人的豪车梦。

而少数有钱任性的年轻人都喜欢动力十足,时尚潮流感满满的豪车产品。

BBA的豪车基本盘主要在高收入的中年人和中产家庭,以及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

但如今中年人对于豪华油车的忠诚度下降。

起初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代工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一直处于汽车行业鄙视链的末端。

这些中年人都习惯开油车了,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也习惯性的认为是“工业垃圾”。

但当理想的增程汽车崛起,华为问界系列的崛起。

一部分对电车和油车持中立态度的中年人开始动摇了,可油可电的混动汽车和增程汽车,更加方便实用,还节约油费。

紧接着问界系列销量暴涨,将宝马、奔驰和奥迪的豪车价格打下来,推动豪车平民化发展。

宝马等豪车品牌主动降价卖车,击碎了传统豪车保值率高的最后一道防线。

原本属于传统豪车的中年用户群体,开始倒戈,选择了高端新能源豪车产品。

而在年轻人的消费市场,新能源豪车又迎合了年轻人对于时尚高颜值和高科技的体验需求。

蔚来汽车、小米汽车、零跑汽车、理想汽车和问界汽车都凭借高颜值和科技感,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反观传统豪华油车,外观和设计还停留在过去,动力体验和科技配置也都比不上电动汽车了。

而失去了年轻化的市场,就等于失去了未来的发展潜力,更别提要逆势增长了。

智驾赛道,BBA出现分歧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进入成熟期,“BBA”的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歧。

宝马依然积极融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但在智驾赛道,宝马不再选择华为的乾崑智驾。

而是选择了另外一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momenta合作,发展宝马系的智能汽车。

奥迪和奔驰选择了毁约,不仅放弃了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宣布的停产燃油车,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还计划在中国之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低的地区,研发新的内燃机车型和混动汽车。

奥迪和奔驰之所以敢“说话不算话”,关键在于欧盟的支持。

欧盟放宽了汽车碳排放的标准,允许欧洲本土车企超排,给了奥迪和奔驰喘息空间。

BBA在电气化和智能化赛道的分歧,根源是德系车陷入本土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困境。

一方面欧洲电价不稳定,能源价格波动太大,车企不得不外迁来降低成本。

但长此以往,会让欧洲的汽车制造产业出现转移,让欧洲出现产业空心化。

另一方面,欧洲没有储备电动汽车技术,汽车智驾方面的技术体系也不如中美完善。

德系车企既需要引入中国的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等,通过合资模式,推动欧洲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又需要依赖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来获取全球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红利。避免被时代抛弃。

这种两难的被动局面,让宝马、奥迪和奔驰做出了不同抉择。

结语

BBA分道扬镳,属于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