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宣称蔚来已是高端品牌! 价格高就等于高端?

  • 2025-07-18 14:49:26
  • 347

蔚来CEO李斌在多个场合高调宣称:“蔚来已经是高端品牌。”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他更直言高端品牌必须提供“与时俱进的高端全程体验”,包括技术、产品、服务和社区。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他再次强调蔚来不参与价格战,坚持对标BBA(奔驰、宝马、奥迪),认为“豪华品牌需要保持溢价能力”。

但车主们却不完全买账。一位ES8车主在蔚来APP吐槽:“以前进NIO House聊换电和自驾游,现在突然讨论‘萤火虫能不能装儿童座椅’,这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社区氛围!”

高端市场的困局

蔚来在高端市场确实成绩亮眼:2023年拿下3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市场超40%的份额,ET7在4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中销量第一。但高光背后暗藏瓶颈——中国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仅占整体市场的12%,蔚来已吃下其中三成蛋糕,天花板触手可及。

为突破增长困局,蔚来2023年底推出子品牌乐道(L60定价15.98万起)和萤火虫(Y10定价9.99万),试图以“多品牌战略”收割大众市场。结果却惨淡:乐道首月销量仅1.2万辆,不足目标1/3;萤火虫在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的绞杀下几乎“查无此车”。

高端与下沉的撕裂

子品牌的尴尬定价暴露了蔚来的战略矛盾:乐道用户若选择换电需额外付电池租赁费,实际成本反超竞品;萤火虫比海鸥贵2万却无独特卖点,经销商直呼“消费者进门就问凭什么”。更深的危机在于品牌价值被稀释。奔驰曾为年轻化推出低价A级车,结果品牌溢价受损,最终全球停产该系列。蔚来的高端基因尚未扎根,却急于下沉,犹如走钢丝。

高价的幻觉

李斌坚信“价格高必须以价值为支撑”,但市场认知却分裂。麦肯锡调研显示,73%的消费者愿为“解决痛点”的创新支付溢价,但仅12%认为“高价等于高端”。国货品牌花西子、林清轩的教训也印证——强行高端定价却无技术支撑,只会遭消费者反噬。

真正的高端品牌如苹果、特斯拉,靠的是定义行业标准的技术革新(如华为5G专利)和击穿用户情感的文化共鸣(如戴森“重新发明气流科技”)。蔚来虽累计研发投入超430亿元、专利8700件,但用户感知最深的仍是换电服务,而非“技术底色”。

当蔚来车主开始抱怨社区氛围被稀释,当子品牌在性价比血海中挣扎,李斌的“高端宣言”更像一场豪赌。高端不是李斌口中的“全程体验”,也不是APP里的宗教式忠诚,而是用户愿意为你的品牌故事付出溢价,并自豪地向世界宣告——这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