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3巨头集体升官。马龙任副主席, 孙颖莎24岁成核心委员!

  • 2025-07-27 23:57:30
  • 991

马龙丁宁孙颖莎集体晋升青联领导层!

体育明星跨界参政再掀高潮,24岁世界冠军当常委的新闻直接刷屏。

国乒这波操作看似风光,实则把运动员转型的老难题撕开新口子——金牌光环真能转换成社会治理能力?

看客们吵翻了天。

马龙挂着副主席头衔出现在西藏公益活动现场的照片还在热搜上飘着。

这位六枚奥运金牌得主如今左手捏全运会训练表,右手批青联工作文件,退役不退圈的转型堪称教科书级别。

但质疑声没停过:综艺刷脸的曝光度和双圈大满贯战绩,到底哪个才是晋升关键?

更别说他下周就要以现役运动员身份出战全运会,政体双线作战的平衡术怕比打决赛还难。

丁宁的学霸路线倒是堵住不少人的嘴。

北大体育教研部讲台摆着冠军奖杯当教具,战术板上画着球路分析图,退役大满贯硬是靠硕士生导师身份完成身份蜕变。

可青联会议室的决策发言,真比教室里的力学课好讲?

当年她在成都大运会管七百人代表团的履历被翻出来,网友分成两派吵:到底是真才实干,还是体制造就的样板戏?

最炸的是孙颖莎。

美国输球航班刚落地,青联常委任命书直接塞进行李箱。

24岁连庄常委的纪录比她的正手突击还快,可刚输外战就升职的时间线看得人心里打鼓。

有人翻出她亚运会宣誓代表的视频,夸这是正能量偶像的合理回报;更多人在算账:年轻球员该先保比赛成绩还是攒行政履历?

你看训练馆里加练的身影和会议室新摆的姓名牌,哪个才是她的主战场?

王楚钦落选名单的插曲被扒得底朝天。

国乒主力梯队和青联席位名单的重合度不足三成,马琳王皓等功勋教练的名字压根没出现过。

体育系统内晋升路径这潭水,比观众想的深得多。

别光盯着职务变动看门道。

马龙在延庆带学生打球,丁宁连续三年跑青少年体育公益,孙颖莎进高校陪练——三个人三条路,恰恰踩着“体教融合”政策鼓点。

体坛明星转型的困局被他们撕开条新路:金牌要变成社会治理的敲门砖,光靠赛场成就不够,得实打实扎根基层。

至于网友争论的“够不够格”,时间比键盘更有发言权。

训练馆标语还挂着“为国争光”,会议室新添的桌牌已刻上社会职务。

当运动员捧着聘书冲回球台加练,这条从赛场延伸至社会的跑道,比奥运会决赛的球网更难跨越。